我不曾踏上金門的土地,也或許未能經歷軍旅生活,對於戰地風情,
未能共感。
但在阿公興奮認出,在方氏宗祠鄰近住家的舊人-方爺爺。那一刻,未能言表的神情,激動的語氣,實實在在渲染每個人,透過老兵的眼睛,同行的我們也將看到,感受到不一樣的金門。
一年的駐軍時光,熟悉的不會是金門的人文會萃、豐富生態或是山珍海味。不自由的年代、戰地的危險、物資的匱乏剩下深刻記憶的,只有坑道與操練場(哨口碉堡)生活點滴,深刻感受的同袍情誼,與地方百姓的軍民一家親,情感交流。
方爺爺和方奶奶(阿公一再強調方奶奶是昔日的軍中情人)陪著陳阿公,在駐軍舊址已改建的公園中,重述記憶中的坑道、壕溝、廚房、教練場及宗祠改成的莒光日上課場所,在他們的對談中,戰地的每晚宵禁、「單打雙不打」、躲防空洞、水鬼摸哨、民房借洗熱水澡、大雨過後到農田偷挖土補馬路、等甘苦談…這一切談話,都讓戰地生活立體化,也不再局限於博物館式的軍事遺址。
最後離開金門前,陳阿公再次造訪道別,這應該是時代巨輪滾動下,患難與共,因而產生像親人般的熟悉感,珍惜人情之餘,更希望坑道碉堡永遠是過往戰事遺跡,台灣與金門的人民們,共同期盼守護的,不過是自由與和平,而走過、聽到的故事,讓我們更珍惜彼此與感恩擁有的一切